“这是在贱卖国产!”美国金融巨头凯雷出3.75亿美元收购中国徐工机械,眼看成功,却有一人突然站出阻拦,最终结果又会如何?
当会议室里的气氛凝固,人们都被消息所震撼时,一个声音突然响起,如同一声惊雷劈开了静谧的空气:“这是在贱卖国产!”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转向声音的来源。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站在人群前面的,是一名身着工装的中年男子,双眼炯炯有神,神情坚毅。
他就是三一重工的创始人向文波。
凯雷集团的代表们脸色微变,没想到在如此关键的时刻,会有人站出来阻挡他们的计划。
他们之前的自信和胜券在握似乎瞬间化为泡影。
徐工机械,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中国工业领域的瑰宝。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3年,作为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非常重要的重型机械工厂,徐工的前身承载着国家的重任,为中国的工业基础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时光荏苒,徐工不断演化,其业务范围早已跨足多个领域。
不仅仅是军工,徐工开始涉足民用,每一个里程碑都见证了徐工的技术实力和创新精神。
徐工充分发挥从军工企业继承下来的严谨工艺,生产出的产品在质量、性能上,都表现出色。
无论是在工地上的机械,还是在道路上的车辆,徐工的名字已经成了无可替代的代名词。
而徐工的辉煌并不仅仅局限在国内,他们在国际市场上也有着令人瞩目的表现。
物美价廉的产品,一直是他们的竞争优势。
这种优势,使得徐工在国际市场上也收获了可观的市场份额。
他们不仅代表着中国的制造水平,更是工程机械行业的领军者。
1996年,徐工当年的营收额突破了10亿,利润更是达到了1个亿,这个数字无愧地证明了徐工的商业实力和领导地位。
2005年,徐工集团,曾经骄傲的重工业巨头,却逐渐走向了低谷。
那时,徐工集团如同一艘巨轮,被限制的船绳牵引着,阻止着它向前航行。
国有企业的种种限制,成了这艘巨轮行进的绊脚石。
销量任务,沉重得如同千斤重担压在肩头。
与此同时,徐工集团的产品在限制之下,无法挖掘出产品的最大潜力。
这导致销售业绩的下滑,一度让徐工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2005年,徐工已经步入了入不敷出的局面,曾经的盈利能力不复存在。这意味着资金短缺,投资受限,甚至可能影响到公司的发展计划。
为了应对这一局面,高层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资产重组,引入投资。
这个计划犹如一块巨石投入了池塘,激起了巨大的涟漪。
整个行业都为之动容,国内外的企业、机构纷纷争相考察徐工集团。
这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美国金融巨头凯雷集团。
凯雷集团提出愿意用3.75亿美元购买徐工旗下子公司85%的股权,而徐工集团则保留15%。他们还承诺,在完成收购后,将在中国建立一个品牌基地,保留徐工原有的品牌形象,并将国际经验引入其中。
徐工集团对于凯雷的提议表示满意,双方开始商讨合同,甚至已经向国家发改委递交了审批申请。
等待国家审批的时刻,一个声音响彻云霄。
那声音来自三一重工的创始人向文波。
他不像徐工的高管那般穿着笔挺,反而是一袭普通的工作服,一脸坚毅的神情。
向文波毫不保留,直言道:“这是在贱卖国产!”
他指出,徐工作为中国工程机械的翘楚,其市场估值至少也在百亿元级别。
然而,凯雷集团只出价3.7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还不到30亿元,如此低价引起了他的愤怒。
更甚的是,向文波认为凯雷集团的收购意图并非单纯商业合作,而是想要控制国内机械市场,将徐工纳入他们的掌控之下。
他深刻理解,一旦徐工被外资收购,中国的工程机械产业将受到巨大的威胁,这对于国家的战略意义不可小觑。
那一刻,会议室内陷入了沉寂。
向文波的话语如同一记重拳击中了在场每个人的心脏,唤醒了众多关注国家产业安全的人们。
媒体们也纷纷站出来,表达对国有资产流失的担忧。
他们呼吁,国有企业不应流向外企,而是要坚守国内市场,确保中国产业的命脉不被断绝。
一篇篇发人深省的文章在各大媒体上刊登,让这个议题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热议。
在众多声音的呼唤下,徐工集团最终宣布与凯雷集团的合作作废。
在国家利益和产业安全面前,徐工集团作出了勇敢的选择,为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的未来守护了一片蓝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