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盐高中校长王黎平(右)在跟考生交流。学校供图
安徽合肥送考教师朱菊琴(左)为学生送上满满祝福。 张帅荣 摄
【资料图】
福建福州考生满怀信心面对高考。 考生家长供图
扫码观看 精彩视频
■暖心高考
6月7日是2023年全国高考第一天,1291万名考生奔赴考场,积极应考。本报记者深入高考现场,感受高考一线温暖瞬间。
校长王黎平:
细心叮咛暖心关照
本报记者蒋亦丰、通讯员周红霞发自浙江海盐
今天清晨,浙江省海盐县下起了瓢泼大雨。提前几天就在关注天气的海盐高中校长王黎平,6点不到就急匆匆地赶到学校。
“把地面都检查一遍,千万别让学生因湿滑而摔倒了。”“毛巾、姜汤都备起来,以防学生感冒。”王黎平一句句叮嘱着总务工作人员。来到学校食堂,王黎平仔细察看当天的伙食,时而端起猪排、蔬菜凑近鼻子闻一闻:“天气热了,东西必须新鲜。”
一个多小时的地毯式排查后,王黎平站到了校门口。他身着大红短袖,手里紧紧握着一沓“祝福卡”。他要将亲手设计的小礼物一一送给学生,以表达最真挚的祝福。看着学生陆陆续续进校,王黎平时不时地往远处张望,喃喃轻声道:“小严呢……”
小严身患小儿麻痹症,双腿无法走路,双手萎缩严重,能书写但速度很慢、很吃力。今年高考,学校为她准备了专门的延时考场。就在前一天的考务工作培训会上,王黎平再三嘱咐监考教师:“我们考场有个学生很特殊,她参加的6场考试用时都增加30%。我们既要规范流程做好监考工作,又要关注学生状态,确保考试顺利。”
小严来了,王黎平来到孩子跟前。“今天状态很不错,你是我们学校最厉害、最了不起的一位学生!考试时间延长了,肯定来得及,相信自己!”
9点整,所有考生顺利进入考场。此时的海盐上空已经放晴,在阳光的映衬下,王黎平的大红短袖分外亮眼。
送考教师朱菊琴:
能量加满温暖绕心
本报记者王志鹏发自安徽合肥
今天,合肥阳光灿烂,就像送考教师朱菊琴的笑容一样。还没到早上8点,她已经站在合肥市第五十中学天鹅湖校区门口,为每一个来此考试的第八中学学子加油鼓气。
“张释文,来,老师送你一个祝福,选个便利贴写下你的名字!”
这两天,朱菊琴一直在思考,该考点有68名八中学生,作为他们的送考教师,自己能为孩子们做些什么?
6月6日下午,她精心选购了写着“666优秀”“笑傲考场”“出的考题都会”的手持加油牌,在背面贴上了五彩缤纷的爱心便利贴,并写下自己的祝福:“沉着应对”“金榜题名”“我相信我能行”……
张释文选择在“旗开得胜”等便利贴上写下自己的姓名。朱菊琴笑盈盈地把这个瘦瘦高高的女孩子搂入怀中,说:“便利贴没法带入考场,等你考完试再过来取走,到时候还有奖励哦!”
有位家长认出朱菊琴,急匆匆跑到她面前:“朱老师,我是二班学生家长,我孩子在里面考试,您进考场里面吗?”
“进去的,您放心,学校安排我们当送考老师,就是希望我们成为自家学生的定心丸。”
家长松了一口气:“太好了,孩子见到熟悉的老师,会安心不少。”
11点半,考试结束,朱菊琴提前出来,抱着一大罐棒棒糖等在校门口,见到自己的学生立马送上去:“希望你们以平常心对待高考,大家都是棒棒的!”
考生家长王艳君:
细致照料真情护航
本报记者黄星发自福建福州
昨夜的一场喜雨给福州的暑热降了降温。清晨6点,如往常一样,王艳君起床给要参加高考的儿子准备好早餐,为保证营养,餐食略丰富一些。7点的闹钟唤起了睡梦中的考生。因为家住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考点附近,一家人吃完早餐,王艳君就和丈夫一道骑电动车送孩子到考场。
王艳君特地穿了一身旗袍送考,也不是为了什么特别的寓意,她想告诉儿子:“谢谢你,让妈妈能有机会人生中第一次穿上旗袍。”她不想给孩子过多的压力,所以也没有多说一些加油鼓气之类的话。进考场前,王艳君只是让丈夫给他们母子俩拍了几张合照作为纪念。
“孩子有他自己的想法和安排,作为家长,这时候要尽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要理解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在他有需要的时候提供有力的支持就好。”王艳君告诉记者,孩子懂得如何减压,她并不干涉。“考前那一夜,他看了看宫崎骏、新海诚的动画,用吉他弹一弹动画中的插曲,看看书,洗洗澡,就上床睡觉了。他还会对着床头的玩偶自言自语‘我行吗’‘一定行’,看似幼稚,但效果很不错。”王艳君说。
望着汇入考生人潮中儿子的背影,那一刻,王艳君很感动。“我相信他会在熟悉的考场上好好发挥,我们约好了考完就一起去看宫崎骏的《天空之城》。”王艳君希望能抱着一颗平常心陪孩子走过这场人生大考,和孩子一起静待花开。
医生鲍磊:
时刻准备护佑健康
本报记者王琼、缪志聪发自江苏南京
今天早上7点,南京市第一医院急诊科副主任鲍磊比平时提早1个小时赶到医院。今天是高考第一天,他要再次检查确认“护航高考”各诊室人员、药品等准备是否就位。
南京市第一医院是高考定点收治医院。在医院急诊大楼一楼抢救室内,有一个单独的房间,这是专门为考生准备的“临时抢救室”。鲍磊介绍,临时抢救室内器材、药品等储备都是按照标准抢救室来准备的。鲍磊说:“这是为保证考生有一个安静、私密、高效的急救环境,同时也避免医院的急诊环境影响到考生情绪。”
今年是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举行的首次高考,鲍磊所在的南京市第一医院早在一周前就做好了高考定点收治及卫生应急保障方案。“考生的健康是第一位的,所有应急救治医护人员都做好了随时应急救治的准备。”鲍磊介绍,根据以往高考期间收治的考生情况来看,多是发烧、感冒、拉肚子等急诊常见病,“我们的应急准备也对这些方面有所侧重”。
“急诊科为考生开辟了绿色通道,保证考生优先就诊、优先救治。”鲍磊介绍,若是120急救车送来考生,他们会在急救互联系统内提前备注“考生”二字,收到信息后急诊科会第一时间安排医护人员准备接诊。对于自行前来就诊的考生,只要向挂号人员说明情况、考生的身份,无须预检分诊,也无须排队,就会有相应的医护人员陪同考生优先就诊。
高考第一天,目前南京市第一医院还未有考生前来就诊。鲍磊说:“希望所有考生都能顺顺利利地参加完高考,不要有在医院见面的机会。”
爱心出租车司机高淑军:
热心服务温暖送考
本报记者陈欣然、通讯员邱瑞玲发自天津
今天,天津市滨海新区的出租车司机高淑军起了个大早。按照昨天收到的预约信息,他准时发车去了考生所在小区,7点多就将考生送到了塘沽一中考点。“考生越早到考场,心里会越淡定!”他笑着说。
像高淑军一样的爱心出租车司机,在滨海新区还有很多。他们分成多支车队,车上贴着“滨海的士爱心车队免费服务考生”的醒目标语,高考当天陆续将考生准时送达各考点,以爱心接力免费送考的实际行动,向莘莘学子送上衷心祝福。
“车队免费接送考生,活动都是公益性的,我在群里一呼吁,大家就从四面八方赶过来了,都觉得很有意义!”高淑军负责的这支爱心车队,已经连续7年在高考期间开展“爱心送考”。他告诉记者:“多年接送考生的经历,让我们感受到了服务社会、热心公益的快乐。每年高考的考生、家长都非常不容易,我们舍弃几天的工作时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也是应该的。”据他介绍,车队里都是经验丰富的司机,对路况极为熟悉,遇到早高峰拥堵路段,交管部门也会帮忙协调,确保考生顺利抵达考点。
一位顺利坐上爱心出租车送孩子到考点的考生家长高兴地说:“没想到爱心车队还有这项服务,真是意外的惊喜。这是对社会有益的公益行动,为他们点赞!”
当天下午,高淑军打来电话兴奋地告诉记者:“今年高考首日,车队接送的考生没有一个迟到,全部按时到达考点。我们车队也没有接到‘应急服务’通知,圆满完成今天的任务!”
电力保障负责人翁祥辉:
电力护航确保无忧
通讯员祝弟泉、本报记者甘甜发自江西上饶
每年高考,电力保障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来自江西上饶广信区的翁祥辉来说,连续5年担任电力保障负责人,高考护航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格外强烈。
今天是高考首日,翁祥辉早早起床,带上工具箱,奔向广信中学的保电现场。
翁祥辉的职责是负责保电现场线路负荷、保电设备巡视、值班人员配置安排、应急抢修预案、供电方案落实等。
“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各司其职、相互协作。”他和同事们反复说着这句话,在其他电力保障人员的配合下,他们搭建起考点、线路、变电站、调度保电矩阵。
“小辉,发电机的稳压输出接头螺母都拧紧了吗?双线总闸我们再排查一下……”“我们要保障每一位考生在高考期间都能稳定地用电。”翁祥辉边核查边跟值班保障人员说着。
气温逐渐上升,在广信中学的各个现场,翁祥辉一遍遍地查看校内安检门、广播室、发电机、电源切换装置以及配电室设备运行状况,以确保高考期间供电设施的正常运转。他还不间断地向现场其他电力保障人员进行督促和反馈,做好协同配合,努力为高考提供安全、稳定、可靠的电力保障。
不知不觉中,汗水浸湿了翁祥辉的工服,但想到考场内奋笔疾书的学生和考场外耐心等候的家长,翁祥辉和同事们觉得这份辛苦是值得的。
《中国教育报》2023年06月08日第1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