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滚动>正文
探寻北疆文明 内蒙古发布六项田野考古发掘项目_全球热点评
时间 : 2023-03-25 19:16:20   来源 : 内蒙古新闻广播

铲”释无字天书 探寻北疆文明——2022年度内蒙古重要考古新发现推介会3月24日在呼和浩特市举办。会上发布的武川县坝顶遗址、巴林左旗辽上京皇城南部建筑基址等6项田野考古发掘项目,是内蒙古地区新石器时代至辽代的典型文化遗址,通过田野考古揭示了诸遗址的基本面貌和文化特征,诠释了内蒙古地区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与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用考古实物展现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绚丽多彩的中华文明,实证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

赤峰市松山区彩陶坡遗址


(相关资料图)

彩陶坡遗址是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红山社会文明化进程研究近期规划确定的发掘地点之一。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安庆镇北,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是一处中等规模的红山文化聚落遗址。2022年起,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赤峰文博院、松山区博物馆联合对该遗址展开持续性考古工作。

2022年的勘探和发掘区域主要集中在遗址南部,勘探面积约3万平方米,勘探到疑似遗迹68处。发掘面积500余平方米,清理房址12座,灰坑5个,灶址1个。2022年的考古工作揭示出,彩陶坡遗址至少存在四类不同规模的房址。第一类是超大型房址,推测其原始面积在100平方米以上。第二类是大型房址,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上。第三类是中型房址,推测原建筑面积在10-20平方米,属于红山文化房址最常见的建筑规模,有灶和加工过的居住面。第四类是小型房址,残存面积仅有3~5平方米,基本没有发现灶,有的没有居住面。其中中型房址应该是具有居住功能的普通房址,而超大型、大型、小型房址可能具有特殊用途。木炭样本测年数据显示,彩陶坡遗址的主体年代在距今5800年前后。F2、F10陶器表面的凸形装饰体现了与中原文化的联系。

清水河县后城咀石城

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后城咀石城作为“考古中国——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课题组的重点项目,围绕该石城的调查、发掘、勘探工作已经持续了四年。目前已明确该石城面积约138万平方米,城墙延续长约8千米,由内城、外城及瓮城构成的极具军事防御性质的城址,是目前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发现的等级最高、规模最大的龙山时代石城。

2019-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城门及瓮城持续发掘,累计发掘4000余平方米。揭露城垣、城门、马面、台基、墩台、壕沟、地下通道及墓葬等遗迹,出土玉、陶、石、骨等不同质地的遗物。明确了后城咀石城瓮城的布局结构和文化内涵,整个瓮城防御体系是由城门与两侧马面组成的主城墙防御体系,半月形接于主城墙上的外瓮城墙及壕沟组成第二重防御体系,外围小型瓮城及壕沟共同组成的地上三重防御体系。此外还发现了连接大、小瓮城的数条地下通道,最终确立了石城为地上与地下相互结合而成的复杂严密的防御体系。其凸出于城墙的直入式主城门与本地发现的同期城门结构差异较大,与中原商代望京楼、偃师城址城门的结构相似,但整个瓮城出入方式则沿袭了本地曲尺形转折的特点,揭示了河套地区城址防御体系对中原地区城市建筑的影响。此外,瓮城内出土了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最早的玉器,其种类、材质与山西陶寺、陕西石峁和甘肃齐家文化发现的一致,同属华西区片状玉器系统。后城咀石城的考古发现充分展现了内蒙古中南部地区4000年前后,在城市建筑、玉礼与玉权的共同体意识感召下,成为早期中国文明进程中的源与流。

吉呼郎图墓群

吉呼郎图墓群位于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额仁淖尔苏木吉呼郎图嘎查,由100多座墓葬组成。2020-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合作,对该墓群进行了3次发掘,共计发掘墓葬44座,其中2022年发掘20座。

已发掘的墓葬按墓葬形制及封堆结构可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土坑竖穴带封石堆、土坑竖穴带封土堆封石堆、土坑竖穴无封堆、偏洞室墓带封石堆。封石堆多为圆环形,最大直径约13米。第一种封堆最为常见,第二种封堆有同冢异穴现象(2座墓共用同一封堆)。封堆和墓坑的大小基本呈正比,墓坑最深4.1米。少数墓坑内有二层台及柱洞。

葬具复杂多样,大型墓多为木棺木椁或木棺石椁的组合形式,小型墓为单木棺或石棺,甚至无棺。木椁一般为框架式结构,木板之间有较宽间隙,不密封。石椁一般以板石砌在墓坑四壁,木棺紧贴石椁内壁。木棺则基本以木板拼合而成,中间以榫卯结构连接。木棺表面用铁条和柿蒂形铁花装饰,个别木棺残存髹漆痕迹。全部为单人葬,仰身直肢,头朝西北或正北。墓葬盗扰严重,出土遗物较少,主要为陶器、铜器、铁器、金器、漆器、骨器、绿松石、琥珀珠等。大部分墓葬有马、牛、羊等殉牲骨。

吉呼郎图墓群普遍使用圆形封石堆,墓坑南北向,棺头朝北,木棺装饰柿蒂花饰,以马牛羊等动物殉葬等葬制葬俗,与漠北地区匈奴墓特征基本一致,出土的夹砂筒形罐也具有匈奴风格。墓葬所反映的汉文化因素也较浓郁,例如棺椁制度、骨筷明显受到了汉文化的影响。出土的铜镜、漆器、粮食多来自汉地,反映出该族群与长城地带及以南地区的汉地居民存在密切互动。吉呼郎图墓群是我国阴山以北、戈壁以南草原地区发现的第一处匈奴墓群,填补了内蒙古草原地区匈奴遗存分布的空白,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意义。C14测年数据显示,墓群的年代为西汉晚期至东汉时期,正值南北匈奴分裂及南匈奴归附汉朝的历史时期。该墓群的发掘反映出两汉时期北方地区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态势,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资料。

武川县坝顶遗址

坝顶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大青山乡坝顶村西南约1千米处的大青山蜈蚣坝坝顶之上。大青山属于阴山山脉中段,蜈蚣坝顶部山势平缓,海拔高度达1660米,遗址即坐落于这片平缓山地的中部,西侧为乌素图沟,南望呼和浩特平原。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经过2019~2022年连续四年的考古发掘,进一步明确了遗址主体遗迹的性质,是北魏时期为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北巡而兴建的一座大型祭祀建筑。遗址自内而外由祭坛、内环壕、内壝、外壝、外环壕等五部分组成,分布面积近10000平方米。

中心祭坛的构筑,外缘为夯土墙,内部填土,形成平台式圆形坛体,坛体外围以登坛台阶环绕。北齐时期,对祭坛作了改造沿用,将中心祭坛内部掏空,并在其东南方位设门,成为一座军事戍堡。祭坛内室内的灰坑和房址堆积中,出土的北齐“常平五铢”铜钱、刻划有“广纳戍”文字陶盆以及大量的兵器、生活用具等,表明房址和灰坑均为北齐遗存。

据《魏书》记载,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年)曾北巡盛乐及阴山地区,期间举行了祭祖、祭天、讲武、安抚北镇军民等活动。孝文帝北巡路线以及对坝顶遗址周围其它相关遗存的综合调查研究,认为坝顶遗址是孝文帝北巡路线上遗留下来的重要遗存,应与“行幸阴山,观云川”祭天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坝顶遗址的发掘及其性质的认定,填补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皇家祭天遗存的空白。

坝顶遗址所在的阴山山脉,自古以来是农耕经济和游牧经济的一条重要分界线。战国秦汉时期沿阴山山脉修筑长城,北魏统治者则于阴山之巅设立大型祭祀建筑场所,主体采用了中原传统的礼制建筑形制,同时又具备北方游牧民族圣山祭祀的特征,是中国古代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生动实物见证。

辽上京皇城西南部建筑遗址

2022年发掘的一号建筑基址(JZ1)位于辽上京皇城南门大街的西侧,建筑基址地表保存较高。根据考古调查和勘探,此处是以JZ1为核心的一组南向院落。辽上京城址主要由皇城、汉城南北并列构成,皇城内环套宫城,皇城、宫城均为东向。因此皇城南部主要建筑在辽金两代的朝向形制,是都城布局中的重要问题。经考古发掘的夯土台基和磉墩,证实了该建筑在辽金两代有三次大规模营建,依次编号为金代JZ1A、辽代JZ1B和JZ1C。JZ1三次营建均为南向大型殿址,且轴线位置基本未变。

2022年度的考古发掘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一、增进了对辽上京皇城布局和建筑朝向的了解。JZ1坐北朝南,是皇城西南部一处大规模南向建筑院落中央的主殿。这是首次在辽上京皇城内确认辽代的大型南向建筑。二、丰富了对辽上京城址时代沿革的认识。JZ1是辽金两代、多次营建重叠的复杂遗迹。JZ1及其所在院落在辽金两代均为南向,建筑朝向和院落规模沿用未变。三、加深了对辽金时期建筑遗址形制结构和营造做法的认识。发掘确认JZ1三次营建的台基四至和柱网格局均保存清晰明确,三次建筑形制结构和营造做法的不同体现时代和等级变化。四、根据《辽史》记载,辽上京皇城西南分布孔庙、国子监和寺观等重要辽代早期建筑。JZ1辽代营建的台基规模和开间尺度均超过了目前发掘所见的宫城内宫殿建筑,说明该建筑是从辽代始建开始,就是都城内地位显赫的皇家建置。

开鲁县恒源牧场辽墓

恒源牧场辽墓位通辽市开鲁县东凤镇金宝屯村,地处新开河与西辽河冲积平原区,东距福巨古城(辽龙化州)25公里。2022年10月7日,开鲁县恒源牧场在场区建设取土时发现2座墓葬,并将相关情况上报自治区文物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开鲁县博物馆联合开展考古勘探工作,又新发现1座墓葬,随后对3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清理。

1号墓方向朝北,无墓道,墓室平面为长方形,墓壁和地面全部用长条砖砌筑。墓室东壁有砖砌小耳室,墓室西壁有与小耳室对称的壁龛。墓室中央放置彩绘木棺,单人葬,墓主为青年男性,头朝北。随葬品有银质头箍、摩羯形金耳坠、铜镜、铜鎏金蹀躞带、银鎏金戒指、铜鎏金马具、陶器、铁器、漆器等。

2号墓方向朝东南,由墓道、甬道、墓室组成。墓道为斜坡形,甬道和墓室全部用长条砖垒砌。墓室平面呈方形,穹窿顶已坍塌,四壁全部用条砖砌筑,以粘土勾缝。墓室地面和棺床用长条砖平铺砌筑,棺床上放置木棺,单人葬,墓主为青年女性,人骨保存较差。随葬品有陶器、玛瑙管项饰、铜鎏金手镯、白釉碗、白釉盆、黑釉瓶、绿釉鸡冠壶、漆器、骨器、铁器等。

3号墓方向朝东南,由墓道、甬道、墓室、耳室组成。墓道为斜坡台阶式。墓室平面呈方形,穹窿顶,墓室地面和棺床用长条砖平铺砌筑,墓室北部有砖砌棺床,棺床上放置彩绘木棺,单人葬,人骨保存极差。随葬品有金花银盖罐、铜盏托、摩羯形金耳坠、玛瑙管和铜鎏金饰件组成的璎珞饰件、铜鎏金蹀躞带、银鎏金戒指、银鎏金臂鞲、铜鎏金马具、铜镜、铜钱、带剑鞘的铁剑、骨器、铁镞、陶器、漆器等。

1号墓和3号墓既有鲜明的契丹特色,又有浓郁的唐代遗风。其墓葬形制及随葬遗物与吐尔基山辽墓有诸多相像之处,应为辽早期墓葬,年代当在太祖和太宗之际(916-947年),2号墓的年代为辽中期,约在景宗或圣宗时期(969-1031年)。这3座墓保存完好,出土遗物丰富,为研究唐朝对契丹的经济文化影响及契丹建国后的文化转型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全院职工面对新冠疫情不利影响,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凝心聚力,砥砺奋进,围绕考古重大课题,高质量开展了各项田野考古、研究与宣传展示工作,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这些考古成果为实证我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学依据。

记者:刘   超

编辑:嘉   琦

审核:赵   婧

监制:侯爱文

声明:奔腾融媒原创稿件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新闻广播》官方微信

标签:

相关文章

X 关闭

X 关闭